?寅泰茶業(yè)(鄭國虎)攝影
武夷茶產(chǎn)於閩北崇安縣的武夷山,歷史悠久,中外馳名;不僅產(chǎn)量豐富,而且品質(zhì)優(yōu)異。許多城市的茶葉店都掛著一塊「武夷巖茶」的金字招牌,以資號召,足見武夷茶之名貴。臺灣光復初期,筆者也曾看到臺北市內(nèi)幾家老茶莊掛著這種招牌;直到大陸淪陷以后,武夷茶來源斷絕,這種招牌才不再見了。
每年春夏之間,武夷山各巖的茶廠紛紛開始摘茶製茶,赤石與星村兩鎭(前者位于九曲溪的一曲,后者位于九曲盡頭)是茶葉加工精製與集散地,茶行林立;在製茶時期,全鎭幾盡為茶葉的香味所籠罩。福州、廈門、廣州、潮汕等地的茶客(茶商)接踵而至,各業(yè)頓呈欣欣向榮氣象;即平日不事生產(chǎn)的老弱婦孺,此時也全體出動參加採茶工作(揀去茶葉中之茶梗及碎片),藉博蠅頭之利。因此,整個地方隨之繁榮。
在別的產(chǎn)茶地區(qū),摘茶多由女子擔任,故有採茶姑娘邊採邊唱的美妙情調(diào);惟武夷茶區(qū)地由男子摘茶,誠為美中不足。原來崇安社會風氣閉塞,一般女子皆足不出戶,更不做粗重工作;只有採茶較為輕易,有的到茶行去揀,有的由茶行送茶葉到家里來採,故婦女樂于為之
武夷茶可分為兩大類:一為綠茶,統(tǒng)稱「烏龍」;因其顏色較黑,葉粗大,狀如龍,乃取名烏龍。其產(chǎn)地即在武夷群峯之中。品類繁多,有大紅袍、白鷄冠、奇種、茗種、水仙等名目。即以奇種、茗種、水仙等而論,各巖所產(chǎn),品質(zhì)亦大有軒輊,因受品種、士壤、水質(zhì)的影響很大;至于平地所產(chǎn)者,則更不足道。另一為紅茶,因其葉細小,色微紅,又名「小種」;其產(chǎn)地在武夷溪之發(fā)源地的桐木關(guān),集中于星村精製,故又名「桐木關(guān)小種」或「星村小種」。綠茶為廣州、潮汕及南洋各地僑胞所愛好,有一部分遠銷非洲摩洛哥等國;紅茶則銷歐洲各國,故「星村小種」在國際上極享盛名。
綠茶中的「大紅袍」,是最名貴的品種,每年產(chǎn)量僅數(shù)兩。此茶只有一叢,生長于天心巖上的一個小巖洞口,洞上恰好有一滴泉水,終年不斷的灌溉在這株茶叢上;也許就是由於這樣得天獨厚,所產(chǎn)茶葉經(jīng)焙製后,其香味駕於其他品類之上,且可泡七八次而仍不失其香味。天心巖上的寺僧每年採製之前,必先誦經(jīng)禮佛,儀式隆重,更使此茶蒙上一層神秘色彩。因其產(chǎn)量特少,寺僧視如珍品,只供送禮之用,而且只有當?shù)乜h長及縉紳可獲贈一二兩,絕不出售。各地茶店所標榜的「大紅袍」,全係贋品。
我們崇安人飲茶有三種方式——
①日常飲茶崇安人都有飲茶的習慣,每一家庭,每天都要泡一壺茶,叫做「茶娘」,娘即母也,意謂這壺茶是「母茶」。口渴時,先倒一些「茶娘」在杯子里,然后沖滿開水喝下。這種方式可稱為牛飲。泡的當然是最普通而價廉的茶葉或茶梗。平日有常客來,也是以這種「茶娘」沖開水敬客,但絕對沒有以白開水敬客的。
②蓋碗泡茶遇有平日罕來的親友過訪,或接待貴賓,或在宴席之前,即用蓋碗泡茶敬客。這種茶碗係瓷製,比飯碗略小,上有蓋,下有托。所用茶葉是中等的奇種、水仙之類,用量少,泡得比較淸淡。
③宜興壺泡茶宴席終了之后,即用宜興壺泡茶敬客。這種茶壺是江蘇宜興所產(chǎn),在我們家鄕相當名貴。比蓋碗還要小些,茶杯更小如酒杯。在未泡茶之前,先用銅壺煮水,水必須是泉水或井水。煮沸后,把茶壺茶杯用沸水燙一遍;然后把上好的茶葉裝滿一壺,又在壺外澆以沸水;再以沸水沖入壺中,蓋好壺蓋后第三次澆沸水。旋即將壺中的茶汁倒掉(因第一次泡的不夠味),再沖沸水,約二三分鐘,已泡出味,即倒入小杯中。飲茶的人,先以舌尖淺嘗一點,然后一口而盡,再把茶杯放近鼻子去聞其余香。這種方式,就是所謂「品茗」。故因茶葉品質(zhì)旣優(yōu),泡法又講究,其味濃郁,飲后齒頰留芳,久而不失。這種茶有止渴、解醉、解油膩、助消化等功能,故宴席之后必以此茶敬客。平時也是在多吃油膩菜肴之后偶而飲之。
武夷茶除供飲用之外,還可作藥用——
①凡皮膚潰爛或傷破作膿之處,先用「茶娘」洗滌,然后敷藥。「茶娘」有消毒功效,與西醫(yī)用酒精消毒之作用相同。
②把文旦柚一只,先切下其上端的皮一片,然后將其肉全部挖出,只留空皮,好像一只甕子;再實以茶葉,將切下的皮蓋上,以線縫密,懸於通風之處。越年即可作藥用。凡消化不良或積滯之癥,取出茶葉少許,以沸水泡開,飲后立見功效。如保存多年,功效更大。家鄕有人試驗過,泡開后投入飯粒,不久即吿溶化,可見其消化作用之大。